你你现在的位置: 靖江政协->委员之窗->委员风采
跑政协的女记者——记市政协委员、市委组织部宣传信息科副科长潘颖
时间:2012/8/27 10:05:54 作者:

鲍 雯

 

十五年间,伏案埋首激情如虹甘寂寞

十五年间,奔波探索坚韧如藤无怨悔。

十五年间,新闻稿件几千篇,获奖作品百余篇。

她说,是新闻事业给了她人生的历练与磨砺,是笔耕不辍让她收获梦想与感动,更是火热的基层实践赋予她智慧和力量。她就是原靖江日报社编辑、记者潘颖。

(一)

1997年, 24岁的潘颖从一名企业技术人员转岗为报社一名记者。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的她,以一名理工科学生的聪慧和执着,很快在新的天地里找准了自身的定位和努力的方向,从一名新闻的门外汉,渐渐成长为一名能挑大梁、担重任的记者、编辑。

看似寻常最奇崛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在新闻岗位工作的十多年岁月里,潘颖一直坚持在新闻一线采访、写作,每天早出晚归,从没停歇过找寻新闻、体验生活的脚步。无数的汗水和艰辛,渗透在遍布靖江城乡每一个角落的足印里,渗透在一篇篇化成铅字、充满激情的文章中。

“只有满怀赤诚和热情,肩挑公平和正义,付出艰辛和代价,倾注心血和智慧,才能体会到新闻职业的崇高与魅力。”这是潘颖多年来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真切感受。她是这样想的,更是身体力行地实践着。记得刚进报社的时候,因为对新闻业务不熟悉,潘颖投入了高强度的学习中,短短半年内就积攒了十多本厚厚的剪报本,本子里面,收藏了许多其他报纸的优秀文章,消息、通讯、特写、言论、综述……对每一类新闻题材,潘颖都进行分类整理,对每一篇文章的角度、结构、文笔,潘颖都仔细钻研、认真标注。记得在当记者的日子里,潘颖总是成稿速度最快、质量最高、数量最多的记者之一。她曾经冒着大雨在乡村步行半天寻找采访对象,曾经一天跑了五六个地方采访不同素材,曾经一篇特稿数次修改花费三天时间,曾经为了赶稿熬夜通宵,平时的节假日、双休日,她要么在新闻现场,要么在伏案写作,每年大年三十、大年初一,她也都是在普通群众家采访,难得和家人在新年团聚。记得在走上编辑岗位后,潘颖先后担任过要闻、靖江新闻、生活、校园、新农村、文学副刊等十多类版面的编辑,她始终强调精致编版意识,不仅认真做好每一期所编版面的策划、组稿工作,而且力求版面的视觉效果,致力奉献给读者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。在忙碌的编辑工作之余,潘颖每天坚持下基层、每天坚持动笔写作,对报社录用的一批又一批新记者,她总是真心传帮带,力促他们快速成长。

付出总有回报。这么多年来,潘颖撰写的百余篇作品在全国、省、市各级各类新闻评比中获奖,她本人也先后荣获靖江市青年岗位能手、三八红旗手、宣传文化系统抓树先进个人、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优秀记者、靖江日报社十佳记者、靖江日报社星级员工等荣誉称号。

(二)

生活是新闻之源、创作之源,亦是感动之源、感恩之源。长期在新闻一线工作的潘颖,比很多人更熟悉基层,更了解群众,更关注社会弱势群体。这么多年来,她采访了多少人、多少事,已无从考量,但那一个个感动信任的眼神,那一次次动情感恩的泪水,那一双双紧紧相握的大手,都让良知、使命与责任在潘颖心中不停地传递、迸发。

“潘姨,你还好吗?我现在已经在苏州一家公司工作,收入不错,发展前景也不错,可能马上要到位于新加坡的总公司进修学习,谢谢潘姨这么多年来的关心……”这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小倪在QQ上写给潘颖的一段话。四年前,家住季市镇的孤儿小倪考上大学,因家境贫寒,拿不出钱缴学费。潘颖得知这件事后,冒着酷热赶到小倪家,她看到了一幕让她感动的画面:小倪在帮年迈的爷爷奶奶做农活,因天热,他不时帮爷爷奶奶递茶水,一有空还帮他们捶背。当了解到小倪品学兼优、懂事孝顺、暑假期间已经在打工挣钱后,潘颖立即将所见所感写成文章见诸报端。小倪的故事感动了读者,不少读者伸出援手,让小倪圆了大学梦。小倪四年大学期间,潘颖一直和他保持联系,时刻关心他的学习、生活情况,每年寒暑假,还和小倪一同到资助人家中去感谢。小倪说,他早把潘姨当作了家人,无论走到哪里,他都会记得,是潘姨和那些热心的人,帮助他改变了命运。

在生活中,潘颖关心过的人又何止小倪一人。她是个有爱心、善动容的人,常常在采访中和一些弱势群体结成朋友,也常常将关爱伸向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。有一次,在采访城市街头擦鞋匠时,潘颖被他们顽强的意志、乐观的精神所感染,一整天,她都蹲在街头,和擦鞋匠们聊天、交流。当看到一名擦鞋匠身边坐着一个衣着破烂的三四岁小女孩时,她心酸了,她赶紧跑到商场超市,购买了一大堆吃的东西和几套衣服给小女孩,以后,每次走到街头,她都会去看看那个小女孩。还有一次,潘颖在采访中结识了一名肌肉萎缩症患者,曾经年轻气盛的小伙子,在疾病面前一下子垮了,他的妻子也常以泪洗面。她同情他们的遭遇,三番五次地到他们家中,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,平时还常打电话给他们,开导、劝慰他们勇敢面对人生。现在,这对小夫妻变坚强了,小伙子还坚持在外做着一些小生意。

“其实,我并没有帮助别人什么,相反,是那些采访中经历的人和事,给了我不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,让我也变得坚强、乐观,懂得感恩、珍惜。”潘颖说,这就是她当记者这么多年来最大的收获。

(三)

2008年,潘颖增补为新一届政协委员。其实之前,她就与政协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在靖江日报社工作期间,潘颖被同事们公认为“老政协”。有好几年时间,政协条线的新闻都是潘颖负责采访、撰写,长时间接触下来,她对政协工作日渐熟悉,写起新闻来得心应手,政协有什么大活动,总少不了潘颖的参加。每年年初的政协全委会议上,潘颖总是最活跃的记者之一,她不仅身影活跃,统筹报社整个会议期间采访任务,将各类采访安排得井井有条,而且思维活跃,总能敏锐地捕捉会议亮点和创新之处,发现常人不能发现的新闻,在报足报稳政协会议的同时,出了很多精品佳作。政协一年一度评出的好新闻作品中,潘颖总能摘得两三席。

因为潘颖熟悉政协、了解政协,市政协在靖江日报社开办专刊《各界》时,选择的编辑就是潘颖。于是,每月一期的《各界》在报纸上新鲜亮相,清新的版面风格、丰富的栏目设置、精致的文章内容,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。其后,潘颖付出了很多心血。经常为了一个版式的独特效果,她要想上好几天;经常为了准确反映一个新闻,她多方联系、了解,甚至下基层调研。

当选政协委员后,潘颖更加意识到身上肩负的责任。她利用自己采访下基层的机会,深入了解部门单位和普通百姓的所思所想、所忧所烦,并积极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,“建议对西环交叉路口进行改造”“加大对公共场所环境污染的整治”“改变城区幼儿园布局单一现状”等提案和社情民意被有关部门采纳。

 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